新聞

2025年5月
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迦密梁省德學校 - 2025年5月
「四力」建構快樂校園 培養「樂善勇敢」迦密人
迦密梁省德學校以「快樂校園」為核心理念,強調內涵,透過系統化精心設計的優質教育項目,釋放學生的「活力」、發掘學生的「潛力」、發揮「迦力」及為孩子「加力」。李小娟校長希望藉此培養學生作為「迦密人」的「樂善勇敢」優勢品格:「樂」於凡事感恩;「善」於以愛待人;「勇」於面對挑戰;及「敢」於經歷困難。
共聚釋放「活力」 建設「快樂校園」
李校長指出:「小朋友天生活潑,對學習充滿好奇,但許多因素可能限制了他們的發揮,因此我們特別注重把他們的活力釋放出來。」學校通過精心設計活動,將「活力」轉化為快樂學習的氛圍。每週一下午,學校會舉辦「Happy Hour」,活動分為三類:「校園樂悠遊」(如空靈鼓、棋藝、新興運動)、課室遊戲,以及師生共同參與的運動體驗或班際比賽。李校長解釋:「這不單是玩樂時間,更是師生共聚的美好時光。」學生在活動中能學習到溝通和團隊合作,激發他們的積極性,通過共同參與感染活力。
此外,為了鼓勵學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了解「動起來」的重要性,學校特別在課間推行「鬆一Zone」時段。當中包括早上和小息期間的匹克球和三葉球等新興運動;午息時設置足球機、冰壺等互動遊戲和競技活動;測考前後則會舉辦師生集體活動。這種系統化的設計不僅幫助學生放鬆心情,促進精神健康,更在互動中培養人際關係,感受到關愛與幸福感,從而期待上學,體現「快樂校園」的理念。
活動發展「潛力」 促進個人發展
每位學生都有其獨特的潛力,學校積極拓展資源,籌辦了90多項活動,以提供更多機會讓學生發揮和展現潛力。學校特別設計學習延伸聯課活動,如科技創客、高年級同學籌備的數學攤位遊戲、中文問答比賽和普通話劇場等;活動安排連繫各學習領域的知識,創造深度學習的機會,豐富他們的學習經歷,促進個人發展,如培養領導才能與統籌能力。此外,學校也舉辦潛能發展聯課活動,例如「迦密巨星」才藝表演、新興運動和「Chill愛寫生會」等,並設立不同類型的訓練團隊,如學科拔尖小組、英文戲劇和SHINNY SHARK英文精英培訓活動,讓每位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的舞台,發光發亮。
得益於多元化的學習環境,校內形成了積極的校園氛圍,學生的能力受到肯定,不僅建立了自信心,還成為他們進步的推動力。在各類比賽中,學生屢獲佳績,包括美國未來智能學生奧林匹克國際賽(FISO)金獎、2022 FMO費馬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銀獎及銅獎、東九龍無人機編程障礙賽冠軍、香港創科展優異獎、機甲大師金獎和全港學界無人機挑戰賽2024遙控競速團體戰一級認證等。
以校為家、「迦力」育人 組織「迦密Family」
「迦力」是迦密梁省德學校的一大特色,學校強調「以校為家」的歸屬感,旨在發揮家庭的力量。這一理念被融入日常班級經營中,包括每班拍攝「家庭照」、制定「迦規」(校規)、發放「迦密人身份證」、推行「迦密Family」和舉辦「一迦人」過節等活動,涵蓋制度和儀式等各層面。
李校長和教師常與學生生活互動,透過輕鬆的對話了解他們的需求和在校生活情況,讓學生在這個「迦」的大家庭中感受到關愛和重視,增強幸福感。在愛與溫暖氛圍中,學生也培養了關懷和感恩的美德,懂得回饋學校和貢獻社會。他們樂於參加服務活動,通過服務學習來關愛他人。目前,校內設有幼童軍、小女童軍、公益少年團和基督少年軍四支服務團隊,連同服務生,其他成員佔全校學生的三分之一,促進校園的互助風氣。
與此同時,學校還積極爭取資源,定期為學生安排由老師精心設計和帶領的交流團,讓同學增廣見聞。例如,新加坡科技文化交流團、潮汕姊妹學校交流團以及佛山和廣州的嶺南文化交流等。活動中,學生不僅能感受到老師如家人般的關愛,還能透過服務任務將這份關懷擴展到境外,促進他們在知識和心靈上的成長。
幼小銜接x家長「迦力」 形成良好教育氛圍
為幫助幼稚園同學儘快掌握小學課程,學校自6月起開設幼小英文班,鼓勵小一新生與外籍英語老師建立良好關係,培養對學習英語的信心。至8月,學校舉辦適應課程,通過半日制和班級經營等方式,幫助學生逐步熟悉校園文化。
在測考方面,首學期採用「進展性評估」,配合輔助式的紙筆評估,取代傳統的紙筆測考,並調整測考數量以減輕學生壓力。教學行政上,學校實施「雙班主任制」,並由駐校社工及輔導員密切跟進,以確保新生得到適切的關顧。今年,學校還為小一新生舉辦「百日宴」,慶祝他們上學滿百日,增強對「家」的歸屬感。
此外,學校同樣重視家校合作,透過定期舉辦家長聚會,促進雙方的溝通,了解孩子在校的情況,特別是幫助新生適應。學校還會舉辦各類親子活動,如親子旅行、正向工作坊和親子講座。校園生活重視家長義工的參與,安排他們擔任「訓導家長」,協助檢視學生儀容、協辦活動和參觀,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圍。
培養正向價值觀「加力」 成長路上自我完善
學生在成長路上難免會遇到挫折與挑戰,這可能導致他們逐漸失去動力。為此,學校推出一系列「加力」計劃,培養學生建立正向價值觀,提升他們的抗逆力、內燃力和續航力,幫助他們在未來的人生中不斷自我完善,勇往直前。
在課程方面,學校設計「生命教育統整課程」,讓學生認識、珍惜和尊重生命,並探索生命的意義;校本基督教倫理觀成長課程,則指導學生思考個人、社會與國家的關係。在活動方面,學校安排正向成長和生涯規劃的聯課活動,包括講座和工作坊,以幫助學生減壓並培養抗逆力。學校開展了職涯規劃工作坊,邀請非牟利機構與學生分享,協助他們找尋發展方向。此外,學校也進行共融體驗活動,安排學生與殘疾人士交流,學會關愛有需要的人,實踐正向價值。
對於優秀學生,學校透過獎助學金給予支持,期望透過「迦力」實現「加力」。校友們對學校的理念深表認同與信任,在「以校為家」的方針下,願意支持後輩,回饋母校,為新一代的成長加油。李校長補充,校友中不乏來自各行各業的成功人士,他們在學業與事業上都曾受到「加力」,並在不同範疇回饋社會,成為學弟學妹的優秀榜樣。